国产乱码二卡3卡四卡|51视频精品全部免费|日本一区免费观看|五月综合色婷婷影院在线观看|国产在线天堂av

 
名稱描述內容
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關于印發《北京工業互聯網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的通知
來源: | 作者:秘書處 | 發布時間: 2022-08-24 | 10924 次瀏覽 | 分享到:

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關于印發《北京工業互聯網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的通知


京經信發〔2021〕102號

各相關單位:

  經市政府同意,現將《北京工業互聯網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

2021年12月24日

 

北京工業互聯網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工業互聯網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實工業和信息化部《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和《北京市“十四五”時期高精尖產業發展規劃》,推進北京市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支撐打造服務全國的信息技術產業,制定本行動計劃。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牢把握首都城市戰略定位,著眼我國產業數字化轉型需求,發揮北京在科技創新、信息技術、先行先試等優勢,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培育工業互聯網高端供給能力,提升工業互聯網產業發展能級,支撐打造服務全國工業互聯網產業發展、服務全國制造業能力提升的信息技術產業,助推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

  (二)發展目標

  全面實施“3+3”行動工程,即實施供給質量提升3大行動、產業集群培育3大工程,到2023年,推進北京工業互聯網發展實現“一十百千”目標,將北京建設成為引領全國、影響世界的工業軟件創新高地、工業互聯網平臺賦能高地、工業互聯網安全服務高地和工業互聯網產業發展高地。

  ——工業軟件的“一”,重點產品取得突破。突破一批工業軟件核心關鍵技術,形成一批在重點行業基本可用的國產研發設計類工業軟件,打造一批市場化服務能力突出的高端工業軟件產品,培育一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工業軟件開源社區。

  ——平臺建設的“十”,服務能力顯著提升。構建多層次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夯實工業互聯網平臺發展基礎,形成10個以上面向重點行業的國內一流工業互聯網平臺,培育50個以上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

  ——網絡安全的“百”,保障能力大幅提高。建成北京工業互聯網安全態勢感知平臺,加快推進國家網絡安全產業園區建設,形成50個以上的工業互聯網安全關鍵技術產品,培育50家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網絡安全企業。

  ——產業發展的“千”,產業能級實現跨越。推動京津冀工業互聯網協同發展,優化工業互聯網產業空間布局,建設高水平產業集群,形成龍頭企業帶動、合作共贏的產業生態,工業互聯網核心產業規模達到1500億元。

  二、供給質量提升行動

  (一)工業軟件“突破行動”

  1.突破工業軟件技術短板

  重點加強CAD(計算機輔助設計)、CAE(計算機輔助工程)、EDA(電子設計自動化)和PLM(產品生命周期管理)等研發設計類工業軟件攻關項目的組織策劃,爭取國家和部委有關重大專項工程支持,推動突破三維幾何建模引擎、求解器等研發設計類工業軟件技術瓶頸。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面向集成電路、航空航天、汽車船舶、智能裝備等行業,發布“揭榜掛帥”項目,支持工業企業與軟件企業針對核心技術開展協同攻關,突破一批關鍵基礎技術瓶頸并實現成果轉化,打造出基本可用的國產化產品。(責任單位: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

  2.推進工業軟件提質創優

  重點圍繞MES(制造執行系統)、ERP(企業資源計劃)、MRO(維護、維修、運行)等生產控制類、經營管理類和服務保障類工業軟件,鼓勵行業協會、聯盟等按年度發布《北京市工業軟件推薦目錄》,不定期組織供需對接會、宣傳推廣會、技術研討會,提高工業軟件的市場認知度和市場占有率。以應用為牽引,探索推動出臺首版次軟件應用獎勵措施,支持推動首版次軟件企業創新產品,鼓勵本市企事業單位優先部署,突破軟件在推廣應用初期的市場瓶頸,盡快進入應用階段,促進產品迭代提升、優化用戶體驗,打造一批市場化服務能力突出的高端工業軟件產品。(責任單位: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市國資委)

  3.加速新型工業軟件布局

  推動5G、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工業軟件融合,支持工業軟件企業布局低/無代碼開發平臺,構建協同開放生態,促進工業軟件基于云計算實現組件化、定制化、服務化,培育工業仿真、工業研發設計等PaaS和SaaS云服務。推動邊緣計算技術的應用,研發支持云邊協同的PLC(可編程操控器)、SCADA(監控和數據采集)等新產品,提高工業控制系統的云邊端協同能力。針對工業大數據、微服務框架、低/無代碼開發平臺等關鍵技術構件,發揮開源社區“開放共建”優勢,匯聚國內外創新資源,打造1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工業軟件開源社區。(責任單位: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

  4.建設工業軟件創新平臺

  鼓勵企業、科研院所和高校等在京建設工業軟件適配、中試、測試、驗證等公共服務平臺,符合條件的產品和服務等可納入中小企業服務券、首都科技創新券等政策支持范圍。鼓勵龍頭型、平臺型企業聯合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科研院所和高校等采取聯合投資方式共建工業軟件產業創新中心,對經批準的市級及以上產業創新中心按相關政策給予支持。鼓勵企業、科研院所和高校等創新機制體制,聯合設立技術共享、市場共享的新型科研創新主體,采取“一事一議”方式給予支持。(責任單位: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

  (二)工業互聯網平臺“增能行動”

  5.構建工業互聯網平臺發展基礎

  加強平臺關鍵技術供給,突破云原生、工業智能算法、工業知識圖譜、工業機理模型、微服務組件等關鍵技術,支持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打造國內領先的開發者社區。加強標準引領,支持工業互聯網平臺相關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團體標準的制定。開展工業互聯網平臺監測分析區域試點,鼓勵各區建設面向區域的工業互聯網公共服務平臺,引導本市各類平臺與平臺監測分析系統對接,實現平臺發展核心指標數據的自動采集和動態匯聚,助力政府部門為本市平臺發展提供有效服務支撐。(責任單位: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市國資委,市市場監管局,各區政府)

  6.促進工業互聯網新平臺涌現

  實施“新智造100”工程,鼓勵互聯網企業、基礎電信企業等與行業龍頭企業聯合,發揮龍頭企業帶動效應,推動工業互聯網賦能企業數字化轉型并沿產業鏈布局延伸,面向集成電路、汽車、高端裝備、生物醫藥、都市消費品、新材料等重點行業,孵化培育10個國內一流的工業互聯網平臺,50個以上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形成10個以上“5G+工業互聯網”“AR/VR+工業互聯網”等高質量示范。滾動遴選工業互聯網優秀供應商,建立“北京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資源池”,鼓勵發展一批符合中小企業實際需求的平臺、方案、產品和服務,符合條件可納入中小企業服務券等政策支持范圍。(責任單位: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通信管理局,市國資委,各區政府)

  7.培育高質量工業APP

  聚焦企業數字化轉型關鍵環節,培育普適性強、復用率高的基礎共性工業APP;圍繞重點行業核心需求,培育行業通用工業APP和企業專用工業APP;推動產用深度融合,構建基于工業互聯網的工業APP系統解決方案。鼓勵平臺間聯合攻關、互補合作,推動工業APP的跨平臺調用與訂閱。支持行業協會、聯盟等第三方機構按年度遴選發布《北京市優秀工業APP解決方案推薦目錄》,促進工業APP(微服務組件)有效下載次數不少于2萬。(責任單位: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國資委,各區政府)

  (三)工業互聯網安全“鑄盾行動”

  8.提升工業互聯網安全供給能力

  積極對接安全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等科技創新資源,支持網絡安全企業、工控安全企業等布局工業互聯網安全產業,加大入侵檢測、邊界防護、協議分析、行為分析、安全審計、容災備份、態勢感知等工業互聯網安全產品的研發力度,形成50個以上工業互聯網安全關鍵技術產品。加快推進國家網絡安全產業園區建設,鼓勵相關區出臺支持工業互聯網安全產業集聚發展的政策措施,培育50家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工業互聯網安全企業,推動北京工業互聯網安全產業發展領跑全國。(責任單位: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相關區政府)

  9.搭建安全公共服務平臺

  支持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監管平臺、數據支撐平臺、“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行業分中心在北京落地。建設“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平臺”,構建安全生產感知、監測、預警、處置及評估體系。建成北京工業互聯網安全態勢感知平臺,對接國家級、企業級安全態勢感知平臺,構建“國家-省市-企業”三方聯動、運行高效的安全服務保障體系,提升區域安全防護能力。(責任單位:市應急局,市通信管理局,市經濟和信息化局)

  10.落實企業安全主體責任

  建立重點聯網工業企業清單和重要數據保護目錄,支持重點企業建設集中化安全態勢感知和綜合防護系統,實施工業互聯網企業網絡安全分類分級管理制度和企業網絡安全能力貫標計劃,打造50家貫標示范企業。(責任單位: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通信管理局,市應急局)

  三、產業集群培育工程

  (一)市場主體壯大工程

  11.打造工業互聯網領航企業

  主動對接在京央企發展訴求,推動央企、市屬國企和制造業企業將信息技術部門剝離,圍繞行業數字化轉型設立獨立的工業互聯網公司。鼓勵各類并購基金、股權基金參與和支持工業互聯網各細分領域龍頭型、平臺型企業并購上下游關聯企業;完善企業上市培育機制,提供各類上市輔導。支持各區建立企業專屬“服務包”,在辦公用地、人才引進、子女入學等方面給予重點支持,幫助企業快速做大做強,培育一批產業鏈領航企業。(責任單位: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市國資委,市財政局,市金融監管局,各區政府)

  12.培育工業互聯網專精特新企業

  按照服務特定行業、特定領域、特定場景,篩選一批掌握關鍵技術,成長性好、專業競爭力強的工業互聯網中小企業,建立專精特新企業儲備庫,持續跟蹤服務。推動出臺支持中小企業健康發展的政策措施,統籌用好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科技創新基金等政府引導基金,對接金融機構開發面向中小企業的特定金融產品,吸引社會資本參與投資工業互聯網領域中小企業,形成對企業創新、創業、成長的長效支持機制。支持行業協會、聯盟等第三方機構組織各類對接活動和評優宣傳活動,擴大企業影響力。培育形成隱形冠軍、專精特新小巨人和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梯隊。(責任單位: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市國資委,市財政局,市金融監管局,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

  (二)新基建夯實工程

  13.構建數據交互國家樞紐

  推動基礎電信企業提供高性能、高可靠、高靈活、高安全的外部公共網絡服務。完善標識解析國家頂級節點(北京)服務能力,利用區塊鏈技術構建基于標識的融合型基礎設施,累計建設不少于20個標識解析行業二級節點,形成10個基于標識解析服務的關鍵產品追溯、多源異構數據共享、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創新應用。加快建設國家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推動行業級大數據分中心落地布局,構建立足北京、輻射全國的工業互聯網大數據體系。(責任單位:市通信管理局,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相關區政府)

  14.完善新型算力中心布局

  在北京數據中心和算力中心統籌布局框架內,構建“云+邊+端”協同的工業互聯網算力中心體系。鼓勵工業園區整合園區需求,優先利用空置廠房、變電站等閑置資源和空間建設邊緣數據中心,提供邊緣側數據分析處理服務,提高數據傳輸和智能決策的效率;開展“5G+邊緣計算”應用試點,提升云邊協同能力,打造“云+邊+端”協同的典型示范。引導本市工業互聯網中低時延業務和大數據量業務通過新建或遷移方式在津冀環京區域布局。(責任單位: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發展改革委,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各區政府)

  (三)產業生態營造工程

  15.加強國際交流合作

  搶抓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范區和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機遇,積極吸引工業互聯網領域外資企業、研發中心等落戶,推動工業互聯網領域高水平國際組織、專業機構向北京集聚;鼓勵重點企業積極拓展國際市場,推動工業互聯網相關產品、技術、標準、服務“走出去”。舉辦工業互聯網領域高層次國際展會、論壇,打造工業互聯網國際交流平臺。(責任單位: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商務局,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市政府外辦)

  16.推進央地企業協同

  發揮在京大型央企的行業龍頭帶動效應,推進能源電力、航空航天、汽車船舶等行業領域央地合作,通過共同創建產業創新中心、設立產業基金、建設數字產業園等方式,吸引央企數字產業公司在京布局,形成能源工業互聯網研究院等一批央地合作標桿。推動央地企業聯合開展關鍵技術協同攻關、共享應用場景、共建標準和生態,促進北京工業互聯網企業融入央企產業鏈。(責任單位: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市國資委)

  17.深化京津冀協同

  建立京津冀工業互聯網協同發展工作機制,成立京津冀工業互聯網協同發展工作組。加大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供給力度,引導三地工業互聯網企業建設開放共享的工業APP、微服務等解決方案資源池,梳理建立工業互聯網創新應用場景庫,打造一批典型優秀案例并全面推廣,推動鋼鐵、汽車、航空航天等京津冀優勢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推進三地行業龍頭建設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構建面向汽車、氫能、醫藥健康等行業的產業鏈數字地圖。推進三地共同舉辦工業互聯網相關論壇、展會、賽事、培訓等活動,促進供需精準對接、協同創新和人才培養。積極爭取國家設立“京津冀工業互聯網協同發展示范區”。(責任單位: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市通信管理局)

  18.加快空間載體建設

  深化“工業互聯網·北京順義、海淀、朝陽、石景山”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建設,構建點面結合、區域互補、產業集聚的發展格局。推動順義區圍繞標識解析國家頂級節點,培育標識生態,同時發揮制造業大區優勢,重點打造創新應用示范區;海淀區在鞏固工業軟件和工業互聯網安全、平臺產業領先發展基礎上,打造核心技術輸出區和創新型企業孵化區;朝陽區圍繞數據開放、共享、應用等,重點打造工業互聯網平臺生態,培育工業APP等新興產業;石景山區發揮中關村工業互聯網產業園空間、區位優勢,圍繞工業互聯網龍頭企業布局產業鏈,建設工業互聯網平臺工程實訓基地等,打造產業發展支撐和拓展區。(責任單位:相關區政府,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市經濟和信息化局)

  四、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保障

  強化市級統籌,建立聯動工作機制,加強工業互聯網發展重大問題、重大政策和重大工程的協調,健全各區政府工作機制,制定本區扶持政策,確保各項任務穩步落實。發揮行業聯盟、協會紐帶作用,形成多方協同的發展合力。(責任單位: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各區政府)

  (二)完善政策環境

  落實重點企業服務包制度,“一企一策”提供服務,積極落實稅收、人才等優惠政策,增強重點企業在京發展粘性。強化與國家相關部門的協調配合,積極爭取國家政策和重大項目支持。完善高精尖產業發展資金針對性的普惠支持措施,協同工業互聯網領域高精尖產業基金,通過貸款貼息、獎勵以及股權投資等方式支持技術創新與融合應用。推進產融對接,創新供應鏈金融、融資租賃等金融產品形式。完善企業上市培育機制,提供各類上市輔導服務。(責任單位: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金融監管局,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人才局,各區政府)

  (三)夯實人才支撐

  加大人才引進力度,符合本市相關政策標準的高技能類、專業服務類、經營管理類等人才,可申請辦理人才引進,優化研究型、工程型、生產型、服務型人才結構。鼓勵高校院所完善工業互聯網課程體系,培育一批高質量師資隊伍。鼓勵校企合作,建立一批新工科人才實訓基地和共享型工程實習基地,培養一批專業技術和職業技能人才。組織各類職業技能大賽,創新人才認證工作,構建人才培訓體系。(責任單位:市教委,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人才局,各區政府)

 原文鏈接:http://www.beijing.gov.cn/zhengce/zhengcefagui/202112/t20211228_2574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