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搶抓人工智能發展新機遇,營造創新生態,重視防范風險,加快打造全國領先、國際一流的人工智能產業創新發展高地,市經信局起草了《關于加快推進人工智能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征求意見稿)》,現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征求意見時間為2023年6月12日—2023年7月11日,熱忱歡迎社會各界提供寶貴意見建議。單位意見請加蓋公章書面反饋,個人意見請署名書面反饋。反饋意見可郵寄紙質材料至杭州市解放東路18號市民中心A座1706室。
聯系人:技術創新處陳飛,電話:85257140。
關于加快推進人工智能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征求意見稿).docx
杭州市經濟和信息化局
2023年06月12日
關于加快推進人工智能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
(征求意見稿)
為深入實施數字經濟創新提質“一號發展工程”,搶抓人工智能發展新機遇,營造創新生態,重視防范風險,加快打造全國領先、國際一流的人工智能產業創新發展高地,提出如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刻把握人工智能技術演進趨勢和創新發展新范式,以促進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為主線,以優質算力普惠供給為基礎,以模型即服務模式變革為關鍵,以場景應用為牽引,全力構建從算法模型創新突破到行業轉化應用的創新體系,實現大算力孵化大模型、大模型帶動大產業、大產業促進大發展,為高水平重塑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奮力推進“兩個先行”提供有力支撐。
(二)主要目標。到2025年,基本形成“高算力+強算法+大數據”的產業生態,成為全國算力成本洼地、模型輸出源地、數據共享高地,人工智能創新應用水平全國領先、國際先進。算力設施先進泛在,算力供給普惠高效,全市可開放算力規模達到5000PFLOPS(FP16)以上,高性能算力占比達到60%以上。模型創新應用領跑全國,培育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通用大模型1個、具有行業重大影響力的專用模型10個。人工智能滲透度顯著提高,培育人工智能高能級示范園區5個、人工智能賦能標桿企業20家、典型應用場景30個。數據要素市場化建設成效顯著,形成具有全國引領性的數據交易使用、安全管控、規范化的流程和規則,創建國家數據要素綜合試驗區,數據交易額全國領先。
二、主要任務
(一)建設多元融合算力支撐體系。加快推進算力基礎設施建設,重點布局多元技術融合的先進算力中心,搭建市級多云算力調度平臺,形成異構融合、算網協同、綠色低碳的算力支撐體系。構建跨區域算力協同體系,推進優質算力服務浙江、服務長三角、服務華東,提升算力利用效能水平。
1.整合提升通用算力。強化建管并重,建立健全數據中心全生命周期評價體系,推進既有高耗低效數據中心改造、融合和淘汰,實現集約化發展。建設數據中心監測平臺,開展數據中心動態監測和績效評估,數據中心上架率不低于75%。推動數據中心節能降耗關鍵技術研發,強化綠色低碳運營能力,全市新建數據中心PUE值低于1.25。
2.積極擴容智能算力。整合政企資源,鼓勵社會力量開展智能計算中心建設,加快推進浙江算力科技有限公司建設,提升智算中心“算力+算法”服務能力,加快部署適應模型訓練所需的軟硬件環境。推動異構算力統一管理、統一運營,實現智能計算任務經濟高效運行。
3.協同部署邊緣算力。鼓勵貼近應用場景布局高效邊緣計算中心,滿足視覺智能、自動駕駛、智慧金融、智能工廠等低時延、高可靠業務應用需求。構建邊緣數據中心間、邊緣數據中心與數據中心間的高速泛在網絡互聯,促進云計算與邊緣計算高效協同。
(二)構建高效協同模型創新生態。推進模型即服務新模式,支持頭部企業開展多模態通用大模型關鍵技術攻關、中小企業深耕垂直領域做精專用模型,鼓勵相關技術和算法開源開放,形成“1+N+X”的協同創新、雙向賦能產業生態。
1.構建通用大模型。支持頭部企業圍繞多模態通用模型基礎架構、訓練數據集構建、多模態學習算法、高效并行訓練、指令學習、對齊調優、具身智能等,開展算法創新和核心技術攻關,構建安全可控的技術體系,力爭培育1個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通用大模型。
2.創新發展專用模型。支持企業深耕自身擅長的垂直領域做精做強專用模型,重點在視覺智能、智慧醫療、智慧金融、電商零售、游戲文創等領域進行知識創新,形成模型、知識和數據協同工作的新算法、新系統,培育一批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專用模型方案解決商。
3.培育應用標桿企業。加快推進模型落地應用,實施模型創新應用標桿試點工程,推動城市治理、政務服務、實體經濟、金融機構等領域專用模型實用部署,培育一批模型賦能標桿企業。
(三)強化高質量數據要素供給。通過“規則+市場+生態+場景”四維一體推進數據價值化,全面激活數據要素潛能,形成多層次多元化數據市場體系。
1.健全數據使用規則。構建政府與市場協同的規則供給機制,形成從確權加工、流通交易到開發利用完整的規則體系。鼓勵各類市場主體依據規則,積極開展市場實踐,探索場內、場外、跨境等數據流通交易范式,建立“規則+范式”機制,形成一批在全國首創、可復制推廣的“杭州方案”。
2.推動數據開放共享。按照“數據二十條”,深入推進數據要素市場化改革,支持不同主體參與公共數據資源開發利用,積極爭取承建國家級、區域性數據交易場所和行業性數據交易平臺。構建公共數據產品和服務價格形成、收益分享機制,推動政務數據安全有序開放,釋放公共數據價值。
3.強化數據應用安全。推進全市數據安全管控體系全域覆蓋,實現網絡、平臺、系統、數據、業務和管理立體防護。加強對數據安全及隱私保護技術研究,探索利用數據治理相關工具或平臺,打造全生命周期數據資源安全保障體系。
(四)開展典型應用示范引領。推動算法模型與應用場景對接共建,打造一批示范性強、帶動性廣的重大應用場景,實現技術供給和場景需求互動演進。
1.推進“治理+AI”迭代升級。推進杭州城市大腦2.0建設,強化對城市的實時感知、智能分析、精準研判、協同指揮和應急處置,加快推動人工智能在交通、醫療、商貿、教育、文旅、養老、金融等社會重點領域應用,城市治理精細化、智能化能力顯著提升。
2.推進“產業+AI”深度融合。聚焦“五大產業生態圈”,組織開展基于人工智能技術的產業數字化升級,每條產業鏈打造一批數字化轉型標桿企業。構建政企協同推進機制,發揮鏈主企業和數字化轉型解決方案供應商作用,推動產業鏈上下游整體轉型。
3.推進“特殊場景+AI”創新應用。面向空港、軌道交通、地下管廊、環境生態等特殊作業領域的巡檢、勘測、救援、無人化運輸等場景應用,加快推動全市無人駕駛、軌道交通、管道、港口等特定場景試點開放,催生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
三、重點舉措
(一)推進普惠算力供給。鼓勵企業、高校院所和第三方機構建設符合導向需求的算力中心,積極創建國家公共算力開放平臺,降低中小企業算力使用門檻。實施算力伙伴合作計劃,遴選一批設備性能先進、技術安全可控、能耗低碳環保、價格優惠合理的算力中心作為市級算力伙伴,統一技術需求、服務標準、優惠策略等,建立全市算力伙伴目錄庫進行動態管理。推進算力供給市政化,市本級每年設立總額5000萬元的“算力券”,重點支持中小企業購買目錄庫內的算力服務?!藏熑螁挝唬菏薪浶啪帧⑹邪l改委、市財政局、各區(縣、市)政府。以下均需各區(縣、市)政府落實,不再列出。列第一位的為牽頭單位,下同?!?/span>
(二)提升模型創新能力。鼓勵頭部企業、高校院所開展多模態通用大模型研發并向中小企業開放模型應用,對參數量超過千億,經權威第三方評測機構評測性能達到國內領先的,給予最高5000萬元的訓練成本補助。支持企業、高校院所圍繞擅長領域開發專用模型,對性能先進并在杭成功落地應用的,每年評選不超過10個優秀專用模型,按照研發成本30%,給予最高500萬元的補助。支持企業、高校院所和第三方機構圍繞模型開發搭建開源開放平臺(社區),構建基于開源開放技術的軟件、硬件、數據、應用協同的產業生態,擇優評選一批市級開源開放示范平臺,優先享受公共數據集支持?!藏熑螁挝唬菏薪浶啪帧⑹锌萍季?、市數據資源管理局、市財政局〕
(三)促進數據開放共享。支持企業、高校院所和第三方機構建立高質量、開放式、安全可靠的人工智能訓練數據集、標準測試數據集等資源庫,搭建行業級數據共享平臺,推動公共數據、行業數據逐步實現分級分領域脫敏開放。遴選一批市級數據開放共享供應商,建立全市數據伙伴目錄庫進行動態管理,統一技術標準和安全規范,對年度服務交易額前5的,按照年度運營費用10%,每年給予最高200萬元的運營補助。對購買目錄庫中數據供應商數據服務的,鼓勵區(縣、市)、平臺給予一定資金支持?!藏熑螁挝唬菏邪l改委、市數據資源管理局、市經信局、市財政局〕
(四)拓展智能應用場景。推動“AI+工業互聯網”創新應用,促進中小企業“上云用數賦智”,鼓勵制造業企業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實現全要素、全流程智能化升級,每年評選一批智能改造標桿企業,按照《關于加快建設“未來工廠”的若干意見》有關規定給予支持。實施“智能+”“+智能”應用示范,通過“幸會·杭州”定期發布一批重點場景“機會清單”實施揭榜掛帥。每年擇優評選不超過10個標桿型示范項目,按照項目投資額30%,給予最高500萬元補助。健全人工智能新技術在地轉化應用路徑,支持企業組建“創新應用實驗室”和“未來場景實驗室”,開展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融合創新場景實測,對作用發揮好的場景實驗室,鼓勵區(縣、市)、平臺給予一定資金支持。〔責任單位:市經信局、市科技局、市投促局、市財政局〕
(五)推動產業集聚發展。緊盯拓鏈補鏈強鏈關鍵環節,加大人工智能芯片、基礎軟件等產業項目招引力度,重點引進鏈主企業地區總部或根業務總部,提升產業鏈整體競爭力。按照一園一主業,鼓勵區縣根據自身產業定位創建國家級、省級人工智能產業示范基地(特色小鎮),評定一批市級人工智能標桿產業園,對人工智能營收占比70%以上且績效評價結果為優秀的,每年給予最高200萬元運營經費補助。按照工信部先進制造業集群培育建設工作的要求,鼓勵申報國家級人工智能先進制造業集群,對申報獲批的給予一定資金支持?!藏熑螁挝唬菏薪浶啪帧⑹型洞倬?、市發改委、市財政局〕
(六)加強企業主體培育。實施“鯤鵬計劃”,培育一批具有產業鏈控制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人工智能領軍企業,對首次認定的“單項冠軍”示范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隱形冠軍”企業,分別給予200萬元、100萬元、100萬元的獎勵。鼓勵領軍企業向中小企業開放用戶、流量、接口、技術等創新和應用資源,組建一批產業鏈上下游共同體(產業聯盟),開展產業鏈協同創新,形成大中小企業融合發展格局。加大人工智能創業載體、“雙創”基地建設力度,推動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孵化一批人工智能創新創業企業(項目、團隊)?!藏熑螁挝唬菏薪浶啪?、市科技局、市財政局〕
(七)增強創新平臺能級。支持骨干企業創建人工智能國家和省實驗室、產業創新中心、技術創新中心,主動承擔人工智能領域國家和省重大發展戰略任務,積極爭取國家人工智能重大專項在杭州布局,建設若干具有全球重要影響力的人工智能新型研發平臺。支持骨干企業、科研院所和第三方機構為人工智能企業提供產品評測、知識產權交易等公共服務,擇優評選一批市級人工智能產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對年服務交易額超過2000萬元的,每年給予最高200萬元運營經費支持?!藏熑螁挝唬菏薪浶啪?、市發改委、市科技局、市財政局〕
(八)優化產業發展生態。加大人工智能高層次人才引育力度,對人工智能領域急需人才在杭州市高層次人才認定和專業技術職稱評審上給予支持。支持有條件的企業申請國內外專利和研制技術標準,建設杭州人工智能專利數據庫。發揮好政府3個千億級科創基金、產業基金的投資引導作用,帶動社會資本、金融資本重點投向人工智能產業。鼓勵企業、科研院所和協會舉辦具有國際、國內影響力的人工智能論壇、展會、賽事等活動,引進國際性、全國性的重要論壇、峰會、賽事落戶杭州的,經批準同意的按照有關政策給予一定資金支持。〔責任單位:市經信局、市委人才辦、市人社局、市市場監管局、市科技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市財政局、市國資委、市商務局〕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實施產業鏈“鏈長”制,由市主要領導聯系人工智能產業鏈。將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作為數字經濟創新提質“一號發展工程”重點任務納入部門和區縣考評,形成部門協同、市區聯動的工作推進機制。完善市人工智能專家庫,積極發揮專家建言獻策作用,為產業發展提供科學決策。
(二)規范有序發展。發揮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和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功能,積極向國家有關部門爭取,推進人工智能新技術新產品在杭州先行先試。堅持促進發展和監管規范并重,建立健全包容創新和審慎監管的環境氛圍,推動形成規范有序的人工智能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新業態創新應用環境。
(三)濃厚發展氛圍。積極發揮杭州市人工智能領域社會組織作用,挖掘優秀經驗做法、先進技術產品、試點示范案例,加大宣傳推廣力度,營造濃厚的產業發展氛圍。
本意見自印發之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5年12月31日。除明確市本級資助條款外,資助(獎勵)資金由市和各區(縣、市)按財政體制共同承擔。本意見與本市各級其他同類政策有重疊的,按照“從優、就高、不重復”原則執行。原相關政策與本意見不一致的,以本意見為準。
原文鏈接:http://jxj.hangzhou.gov.cn/art/2023/6/12/art_1229252265_4172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