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第二屆中國國際軟件發展大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召開,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王江平出席大會并致辭。
王江平副部長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軟件產業快速發展,核心技術持續突破,產業規模年均增長16%。去年我國軟件業務收入突破了10萬億元,同比增長了11.2%,增速高于我國GDP的增速8.2個百分點,軟件產業的發展方興未艾,持續領跑國民經濟各個行業。下一步,工信部將深入實施國家軟件發展戰略,遵循“應用牽引、創新驅動、生態培育”的產業發展規律,務實推進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
工業和信息化黨組成員、副部長 王江平
中國工程院院士廖湘科作為本屆大會的主席,介紹了本屆軟發會三大創新點,一是圈子更大。大幅增加行業用戶、地方政府、產業、園區比例,讓軟件企業展現新成果、新思想、新創業,全面展現給真正需要的行業用戶,構建產需合作、政企合作的產業平臺。二是視野更高。突出國際化,強調發展觀,強勢引入國際企業,豐富國際元素,聚焦全球視角,推進國內外產業交流和合作,搭建中外互動產業互動的國際交流平臺。三是內容更廣。增加地方招商會、成果發布會、產業對話、科技展覽等多元化因素,增加體驗感,打造形式多樣互動性強的行業展示平臺。
大會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 廖湘科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周進軍在發言中介紹到,作為軟件產業的國家隊和自主軟件產業的生力軍,中國電子主導成立了中國首個桌面操作系統開源根社區Open麒麟。目前,社區累計簽署企業超180家,個人開發者2500人,來自全球165個國家和地區的社區用戶建設了59個SID,并已發布四個階段性版本。
唐山市人民政府一級巡視員龐秋原在開幕式上作唐山招商推介,唐山正加快由工業大市向制造業強市轉變,發布了優化營商環境政府令,實施了“拿地即開工”“標準地出讓”“投資承諾制”“鳳凰英才4.0”等改革措施,出臺了“1+18”一攬子惠企政策。下一步唐山高新區將與中國軟協統籌唐山市軟件產業,做大做優軟件產業,為傳統優勢產業賦智賦能。
本屆大會以“突破核心技術、賦能實體經濟”為主題,分為“奮進新時代 開啟新征程”“擔當新使命 展示新作為”“開辟新格局 共創新未來”三個單元,分別從新型工業化發展、傳統軟件企業轉型和新興技術突破三個維度,全面展現軟件產業在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過程中的關鍵支撐作用。
第一單元:奮進新時代 開啟新征程
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副總信息師王繼業講到,將數字技術深度嵌入到能源鏈路生產、經營、決策全過程,可提升電網可觀測、可描述,可控制。
華為計算產品線副總裁姜濤提出,華為通過開源,開放openEuler操作系統、openGauss數據庫、昇思MindSpore AI框架等基礎軟件,和全產業鏈共同打造立足中國、面向全球的基礎軟件產業生態,一同構筑起堅實的軟件根基。
東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兼首席信息官、首席技術官陳錫民介紹了東軟在大健康、汽車等領域的技術儲備和未來規劃。
中冶賽迪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副總裁兼CTO李強介紹了CISDigital智能工廠體系架構在產線作業、運營決策、裝備智能等層面的數字化賦能。
第二單元:擔當新使命、展示新作為
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仁提出要抓緊建設軟件定義的通導遙一體化的空天信息實時智能服務(PNTRC)系統,基于天地云、在軌處理和人工智能,構建空天互聯網的對地觀測腦。
浪潮集團副總裁、浪潮通軟總經理魏代森提出數字化轉型五個關鍵點:一是“數字技術+管理和業務創新”雙輪驅動;二是經營管理和生產運營并重;三是重視數字平臺建設;四是重視信息安全;五是部署預測運營和智能決策。
超圖集團首席品牌官劉宏愷提出,GIS目前廣泛應用于數字政府領域,但在數字國防、產業數字化還有大量應用空間。
上海寶信軟件服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金立介紹了寶信以高性能實時數據庫為基礎,快速組建AIOT組件,除互聯網設備鏈路外,還鏈路大量非標準設備,助力安全生產。
第三單元:開辟新格局,共創新未來
中國工程院士趙春江對農業農村數字化經濟做了深入闡釋,預測2025年農業數字經濟規模為1.26萬億,2035年7.8萬億,2050年24萬億。其中農村電商規模達將4千多億。
沈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曲道奎提出構建“跨域工業軟件控制平臺”,即統一編程環境、統一模型算法、統一數據協議、統一解決方案,加上不同生產工藝和流程,最終形成大的控制軟件平臺。
飛算科技首席科學家陳定瑋講到,飛算致力于“讓開發變得更簡單”,從系統、數據、應用三個維度提出了一套數智難題的解決方案。
在產業對話環節,圍繞“未來軟件發展的方向”主題,來自開源中國、示范性軟件學院聯盟、北京科技大學、太極計算機、南天電子、麒麟軟件的代表參與對話。
本屆大會得到國內外眾多合作伙伴和企業的大力支持。日本信息服務協會和日本軟件協會特地為大會發來賀信,Broadcom、VMware亞太區和中國區高管作為國際企業代表特邀出席大會現場。來自央國企、地方政府產業主管單位、專業園區、全國各地軟協組織、千余家企業、幾十家媒體等超過1500名嘉賓和觀眾參會。